Vol.1 客廳的靈魂單品

6 件單品,決定客廳的靈魂

有沒有發現,有些家一進去就會覺得「這裡好舒服」?
但那種舒服,其實不是高級裝潢或昂貴家具,而是一種很難形容的從容與自在。

真正讓家有靈魂、讓人想停下來的,其實是那些每天陪著你、充滿觸感的日常選品。

第一輯,決定從嚮往的客廳氛圍出發,拆解我們心中決定客廳靈魂的 6 件基礎單品

01|沙發 / 單椅

家的重心,也是家的起點與歸屬感來源

沙發是客廳的重心。那種可以隨時攤坐、盤腿、甚至席地而坐的沙發,看起來就很有家的自由和從容。

  • 一張沙發,寬度夠大才能真的「攤開來躺」,但太大會讓小客廳顯得擁擠。
  • 坐墊高度不同,會改變家人坐下來的姿勢:
    高一點適合起身、低一點更慵懶,也適合和小孩一起玩。
  • 布沙發有家的溫度,皮沙發容易打理但視覺更清爽
  • 搭配一張單椅或懶骨頭,能讓空間有多一個角落,也讓獨處和共處之間能流動

最舒服的沙發,永遠是屬於你和家人的擁抱

vol.1 客廳靈魂的六件單品

02|茶几/邊几

承載日常小物,也連接家人之間的互動

茶几是僅次於沙發,定義客廳感受的關鍵選品。
讓客廳有了穩定安心感,如果是小坪數家庭,可移動的小邊几反而更靈活。

  • 茶几高度跟沙發差不多,喝水、放腳都舒服;太高或太低都會讓生活變得彆扭。
  • 圓形的桌面讓動線不易卡腳,方形除了造型穩重,也利於讓收納更有條理。
  • 木頭溫潤、金屬或玻璃有現代感,混搭也很有層次感。

 

家裡的茶几永遠堆滿了東西,但只要能把咖啡放穩,就夠用了。

 

vol.1 客廳靈魂的六件單品

03|收納櫃 / 電視櫃

結合收納、展示與生活的日常

在台灣,大多數家庭的主牆是電視/收納櫃,而這面客廳牆怎麼結合收納、展示與生活的日常。

  • 電視櫃:既是主視覺,也常常藏著最多的生活雜物,低矮型、整面牆型、開放或封閉,各有各的生活節奏。
  • 有些家庭會選擇低矮的電視櫃,讓空間看起來更開闊;有些則需要更多收納,會選擇高櫃,或在牆面上加吊櫃,把垂直空間用得更徹底。
  • 整面牆長度的電視櫃,能延伸客廳的視覺感,放大空間;
    但短巧的櫃體也讓空間多一點彈性、可以應對不同使用情境。

 

  • 收納櫃:沒放電視時,就是展示書、收藏、玩具的平台,或是孩子的展台與生活陳列。
  • 木紋櫃體能帶來家的溫度,純白色則顯得乾淨俐落。櫃子的色系如果能和牆面、地板呼應,空間的協調感會很自然
  • 開放格適合放書、展示小物,每天經過時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;封閉櫃門則能藏下各種生活雜物,收納需求其實很個人化

 

主牆只要規劃得好,生活就能更有彈性和溫度。

vol.1 客廳靈魂的六件單品

04|吊燈、桌燈、落地燈

光線決定氛圍,層次照明能讓空間變得柔和

燈光決定家的氛圍。我特別愛晚上不開主燈,只點亮幾盞桌燈或落地燈的時刻,空間會突然安靜下來,很適合沉澱。

  • 吊燈通常設在空間中央,決定了主視覺和整體亮度,像家的天幕。造型、色溫、材質都會影響客廳的風格。
  • 桌燈、落地燈適合放在沙發或邊几旁,營造閱讀角落,也能成為夜晚的陪伴小燈,讓空間更柔和。
  • 燈具的位置也會影響動線與生活習慣,例如閱讀、看電視、家庭聚會時,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光源分布。

 

如果覺得家裡少一點氣氛,可以先從局部小燈開始練習,一盞桌燈或落地燈,就能讓家瞬間變得不一樣。

05|掛畫壁飾

決定空間的視覺焦點,也是品味與生活故事的載體

  • 掛畫位置高度不同,空間重心也會移動:視線水平,最舒服。

  • 一幅大掛畫立刻打造氣場,幾幅掛畫組合則有生活感。

06|地毯 / 抱枕等柔軟配件

切分空間、提昇溫度,是讓人想坐下來的秘密武器

地毯不只是裝飾,可以讓客廳瞬間變得溫馨,也讓家人更想待在客廳一起聊天、玩耍。

  • 大地毯可以把客廳框出一個聊天的圈;小地毯則能做出空間層次感。
  • 長毛地毯溫暖,短毛易清潔,材質不同踩起來的舒適度也差很多。

抱枕,大概是最容易入手、也最能自由調整氛圍的居家好朋友。換一顆顏色、材質,家裡的氣氛就能立刻不一樣。

  • 抱枕材質(亞麻、絨布、編織),觸感差很多,也能呼應季節變化。
  • 抱枕顏色和沙發、地毯呼應,空間就會和諧有層次;有時候一顆跳色,反而成為家的小亮點。

 

地毯和抱枕,是讓腳步停留、身體放鬆的柔軟之地

選的對味,空間靈魂就會慢慢浮現

這 6 件單品,是我們心中形塑客廳靈魂的基本成員。不一定是高價或大品牌,只要循著你的生活感知慢慢挑選,空間靈魂就會慢慢浮現。

如果大家和家多一點相處,觀察日常的變化,也許你會發現最自在的 vibe,都來自於你喜歡的那幾樣選品。

你心目中的客廳靈魂單品是什麼?

我們下輯見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