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5 cover

Vol.5 快樂,從家開始?

Happiness starts at home, when home starts to feel like you.

有多久,你沒有在家笑出聲了?

不是滑手機時那種短暫的噗哧一笑,
而是那種讓你覺得「活著真好」的快樂;
可能是一杯剛泡好的茶、一場沒有計畫的聊天、
或者只是陽光透過窗簾落在沙發上的那一小塊光。

家的快樂,不一定是大事。
它可能只是一些被好好留意的瞬間,
一次又一次,把日子慢慢養成你想要的樣子。

IKEA《Life at Home Report 2024》訪問了 39 個國家、2.7 萬人,描繪出一張「Map of Joy」我們從中挑選了 15 個國家的亮點,你會發現,雖然快樂的方式不同,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:
它們很日常,卻能被刻進記憶。

vol.5

世界上每個地方的快樂,很不一樣

  1. 美國|和毛孩相處的時光(22% vs 全球 15%)
    毛孩陪伴的午後,比任何安排都更治癒。
  2. 哥倫比亞|白天小睡(37% vs 全球 25%)
    午後的短暫放空,讓身體重置、思緒清明。
  3. 智利|一起大笑(43% vs 全球 34%)
    一場無拘束的笑聲,是生活裡最便宜的良藥。
  4. 義大利|改善家(26% vs 全球 22%)
    動手改造,讓家越來越貼近自己的想像。
  5. 瑞士|下廚樂(29% vs 全球 22%)
    食物香氣是家的核心記憶。
  6. 荷蘭|獨處(48% vs 全球 33%)
    獨處不是孤單,而是和自己在一起。
  7. 丹麥|擁抱(48% vs 全球 35%)
    一個擁抱,讓家的邊界更柔軟。
  8. 挪威|相聚時光(37% vs 全球 23%)
    在一起,比去哪裡更重要。
  9. 芬蘭|剛換好的床單(33% vs 全球 21%)
    新鮮的觸感,讓睡眠也有儀式感。
  10. 印度|與孩子玩耍(28% vs 全球 16%)
    孩子的笑聲,讓空間充滿能量。
  11. 新加坡|家常菜(37% vs 全球 28%)
    一餐熱騰騰的飯,比任何外食都溫暖。
  12. 中國|興趣嗜好(43% vs 全球 34%)
    專注於喜歡的事,是生活最好的靜心法。
  13. 日本|看著寵物睡覺(37% vs 全球 21%)
    安靜的陪伴,是另一種深層連結。
  14. 南韓|泡澡或淋浴(37% vs 全球 25%)
    讓熱水和蒸氣洗刷掉一天的重量。
  15. 澳洲|陽光照在臉上(29% vs 全球 18%)
    那一刻,世界靜下來,只剩溫暖。
 
 
vol.5

從世界回到你的家

看著別人的快樂瞬間,
你會不會也開始想,
自己的家,可以多一點什麼?

研究證實,如果家能讓你擁有享受樂趣的空間,能讓你自由嘗試、做自己,更容易感受到幸福與未來的可能性。

這不是空間大小的問題,而是我們有沒有為自己保留感受的空間。

IKEA 在研究中,把在家的「享受和快樂」拆解成四個方向,這四個方向,其實都能透過居家佈置與生活習慣,在日常中慢慢實現。

 

01|Feeling good

重新定義健康快樂的家

家的健康感與幸福感,可以透過空間的再想像與個人化調整去實現,
重點不在昂貴的改造,而是那些能真實讓自己感到舒服的小而可負擔的變化。

佈置靈感

  • 選擇能接收自然光的角落,設成「放鬆區」;
  • 用水果籃、瑜伽墊、植物,當做生活裡的小提醒。

 

vol.5

02|Having fun

讓玩心住進日常

玩樂、創意與遊戲是家的核心元素,不只屬於孩子。
當成人願意接觸帶來好奇與驚喜的活動,會影響他們對家的互動與感受。

佈置靈感

  • 預留一張「任性桌」放拼圖、桌遊、畫筆等隨時開啟的玩心道具;
  • 用可移動家具,讓公共空間幾分鐘內變成遊戲場。
 
 

03|Building vibes

讓空間反映真實的自己

家應該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我們的個性與故事。
即使租房或空間有限,也能透過小的個人化細節(顏色、材質、物件)提升歸屬感與喜悅。

佈置靈感:

  • 用燈光分層:立燈、桌燈、間接光,切換情境。

  • 擅用抱枕套、地毯、窗簾,隨著季節更迭變化,改變家裡的色彩。

  • 別忘了氣味與聲音:香氛、音樂、雨聲,都能成為氛圍的重要基礎,

04|Making connections 

找到與「自己人」相處的方式

連結的力量不可低估,無論是與自己、與他人、或社區鄰里互動。
透過共享餐食、對話、社群參與等簡單儀式,讓家的生活更充實與愉快。

佈置靈感:

  • 餐桌預留空位讓邀客變得自然;
  • 在家擺放「共享物品」如共讀的書、茶具、桌遊;
  • 在門口或陽台放兩張椅子,讓交流有落腳之處。

 

有意識的小改變,可以讓我們感覺更好

在生活壓力不斷變化的時代,家的角色不只是避風港,
它也可以是讓我們重新充電、重拾笑容、建立韌性的地方。

你不需要一次完成所有改變。
有時,只是換上一盞更柔和的燈光、為自己留下一張專屬的椅子、
或是邀請朋友來家裡共進一餐,就足以讓日子有了不同的節奏。

當我們帶著意圖做出這些小小的選擇,
不只是家會變得更好,我們也會在生活裡,找到更多踏實與安定。

生活提案草稿

start from here

這是一份關於「家」的提問, 你只需要輕鬆地告訴我們,你的家現在需要什麼樣的幫助。

完成後,你會收到最適合你的服務預約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