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6 小宅設計前必看:留出剛剛好的尺度

掌握這些生活尺度,讓日子過得寬鬆有餘裕

空間的大小,無法改變;
但生活的尺度,卻能由我們決定。

走道能不能並肩通過、
餐桌能不能舒適入座、
沙發會不會壓縮動線,
這些細節,才真正決定家的舒適度。

當小宅尺度對了,生活自然就有餘裕。

 

01|走道動線:家的隱形家具

動線是一種「隱形家具」,它決定你每天能不能自在地生活。

生活尺度 note
1. 主要走道寬度:建議至少 85 cm

全家人每天一定會經過、需要能夠「雙向會人」的通道,像是:

  • 玄關 → 客廳 的路徑
  • 客廳 → 餐廳 / 廚房 的中間走道
  • 臥室 → 浴室 / 公共區域 的通道
2. 次要通道寬度:至少 60 cm

偶爾使用、單人通行就足夠的通道,像是:

  • 床邊預留的走道(人能側身上下床即可)
  • 衣櫃、收納櫃前的空間(只需單人打開拿東西)
  • 書桌後的通道(椅子推開後,人能走過)

主要走道決定了家的流動感,次要通道決定了家的使用舒適度。
小宅生活必須懂得在哪些地方能側身,哪些地方必須能夠並肩。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
02|餐桌:要選長方桌還是圓桌?

小宅餐桌常被擠在走道上,吃飯時拉椅子就卡住。關鍵是桌子的大小,和走道之間的距離,能不能拉椅子、走過去、坐下來

重點不是桌面多大,而是讓一家人能舒服聚在一起。

生活尺度 note

以 2-3 人小家庭來說

  • 長方桌:最省空間,可以靠牆放,餐桌寬至少 110 cm,吃飯剛好舒適。
  • 圓桌:如果放在走道或中央,圓桌動線更流暢,直徑 80-90cm 就夠用。
  • 餐桌與牆/走道間距:至少 90 cm,才能安心拉椅子。

餐桌不是「能坐下幾個人」就好,而是每個人都能舒舒服服用餐。
2 人桌建議 100 cm 起跳,3 人桌 110–120 cm;這樣吃飯時,不會感覺到擁擠,也能偶爾多坐一個朋友。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
03|沙發:家的比例尺

沙發是客廳的中心,但比例抓錯,生活就會跟著彆扭。太大,動線被卡死;太小,坐起來又沒有存在感。

生活尺度 note
1. 沙發寬度 vs 客廳寬度

沙發左右兩側至少要留 60–70 cm(次要通行 / 放邊几),

因此:沙發寬度 ≈ 客廳淨寬 – 120~140 cm。

舉例:客廳淨寬 3 m → 沙發建議可以選 1.4 ~1.8 m 

2. 沙發深度 vs 客廳淨深

以小宅常見 客廳淨深 2.4~2.6 m 為例:

  • 茶几:40~50 cm

  • 走道:80~90 cm

加總 ≈ 1.2–1.4 m → 剩下給沙發的就是 1.0~1.2 m

沙發深度 ≤ 客廳深度 1/3 ,視覺比例會較舒服

簡單來說,小宅沙發深度建議 85–95 cm
既能放鬆,又不會吃掉太多空間。

沙發需要跟客廳比例搭配剛剛好,
留出動線,才留得出生活;
而小宅裡,一張單椅或腳凳,常常比多 20 公分寬度更能帶來餘裕。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
04|收納櫃:高度不是越高越好

小宅很容易做「垂直收納」,把櫃子做到頂,覺得這樣才不浪費空間。
但櫃子越高,越容易變成形同裝飾的死角,因為你永遠懶得拿。

生活尺度 note:
  • 自己的雙手就是最好的量尺:在規劃層架、層板或櫃子把手時,
    伸直手臂的高度,就是最適合日常使用的基準。 
  • 方便使用的高度:經常拿的東西,建議放在 離地 40–140 cm 之間,手伸手就能拿到。
  • 頂天櫃的必要性:頂部空間可以用來放「換季或不常用」的物品,但別忘了需要 小板凳 / 椅子 才能拿到。

如果你沒有願意固定使用的輔助工具(摺疊梯、小凳子),頂天櫃就只會變成「永久收納」,而非日常收納。

收納櫃不是越多越好,
真正的收納,是放得下,也拿得出來。

因爲收納,不是把東西藏起來,而是讓生活被妥善安放。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 

05|插座,要多少才夠?

想像一天的生活路徑,把你會用的電器一一擺進去,插座數量就自然浮現了。

生活尺度 note:

一個空間,想一想會有幾個電器同時用。
插座數量 = 電器數量 +1 (多的那一個,留給臨時需求)

每個主要空間,至少要有這些插座:

  • 客廳:5–7 個

    • 電視牆(電視、機上盒、音響、Wi-Fi)= 至少 3–4 個

    • 沙發旁(手機充電、落地燈、除濕機)= 至少 2-3 個

  • 臥室:4–6 個

    • 床頭兩側(各 1–2 個,手機+檯燈)

    • 書桌或衣櫃附近(1–2 個)

  • 廚房:6–8 個

    • 檯面上(熱水壺、電鍋、咖啡機、果汁機)= 至少 4 個

    • 冰箱、微波爐、烤箱、洗碗機等大電器 = 各 1 個獨立插座

  • 浴室:2–3 個(吹風機、電動牙刷)

  • 玄關:1–2 個(吸塵器、掃地機器人)

以上數量僅供參考,還是要依自己生活習慣為主

# 額外提醒

  • 機動性需求:吸塵器、掃地機器人、空氣清淨機 → 最常忘記,結果最後只能佔走道插座

  • 安全:高瓦數家電(微波爐、電鍋、冷氣)要獨立迴路,不能和其他電器共用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
06|留白:讓家和你共享生活

小宅屋主最常做的,就是「滿牆收納」,以為櫃子越多,空間就越大。
結果牆面壓迫、櫃子太深,裡面的東西反而被遺忘,生活一點也不輕盈。

  • 收納不是唯一解:把東西塞進櫃子,只是把混亂藏起來,空間感未必會更大。

  • 留白才是關鍵:空間裡至少要有 20–30% 是空著的,動線和視線才能流動。

  • 少即是多:當物品減量,空間才會放大;留白比滿櫃更能製造寬敞感。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
小宅的設計,常常被誤解成是在比「能放多少」。
但真正決定日子好不好過的,其實是這些最小的細節:
走道能不能雙向通過、插座會不會永遠不夠、沙發和餐桌的比例是不是剛剛好。

當尺度對了,生活才會有餘裕。

 

本輯參考資料:

《一輩子用得上的尺寸事典》
《空間&尺度 室內設計基本數據參考手冊》
《Human Dimension and Interior Space》
市售家具品牌規格(IKEA、無印良品、Nitori 等)

設計前必看:讓小宅生活過得寬鬆有餘裕
新家生活提案小卡

A drift to Home

在新家還沒落成之前,我們常會有很多想像, 但等到真的入住,才發現有些細節沒有想清楚。 這份提問卡,會帶你慢慢描繪新家的樣子。

完成後,你會看見自己對新家的需求